神居山漢墓
來源:作者:發布時間:2017-03-21 15:08:11 瀏覽次數: 次 [ 打印 ] [ 關閉 ] [ 收藏 ]
神居山漢墓在高郵市湖西天山鄉境內。1979年開山采石時發現,目前已出土四座西漢石坑木槨墓,其中一、二號漢墓均采用漢代最高葬制—“黃腸題湊”,兩座慕的主人分別是第一代廣陵王劉胥及王后,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。一號漢墓在全國同類型墓葬中規模最大,結構完整。陵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和豐富的文字,黃腸題湊結構細密,儼如方城,生動地反映了當地當時的經濟、建筑、工藝和生活水平。為研究漢代廣陵國的喪葬禮儀、職官制度、木作工藝、書法藝術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。
出土的一、二號漢 墓均為豎穴巖坑木槨墓。—號墓上有周長200米、高3米的封十墩。墓坑是人工開鑿的巖石坑,坑口南北長 28米,東西長23米,深18米,墓道60米。開鑿墓坑、墓道的巖石近2萬立方米,填土、封土為2.5萬立方米,其工程之浩大、耗力之多,實為罕見。慕葬的主體建筑——木槨結構,是由等級較高的金絲楠木壘成的“黃腸題湊”。整座墓葬建筑面積為221平方米,用木材545立方米,儼然是一座規模宏大、氣勢雄偉、結構精美、造型莊重、純木結構的地下宮殿。兩座墓雖曾被盜,仍出土了近千件玉器、銀器、銅器、鐵器、漆器、陶器、木俑、戲俑、絲綢、車等。